第一次坐飞机需要注意什么呢?对于第一次搭乘飞机的旅客来说:第一次坐飞机需要注意什么是需要了解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第一次坐飞机需要注意什么
(1)务必在飞机起飞前的半小时办好手续,因此,最好根据情况提前到机场,特别是黄金周、春运等人巨多的时候。有的机场非常严格,到时间了不让办就是不让办,比如北京机场。
(2)喜欢靠窗户位置的朋友可以在换登机牌的时候让办理人员给你安排一个靠窗位置,一般都没有问题,除非你去得很晚,位置都安排给别人了。
(3)托运行李时有的机场会收一个保险费,10元左右,比如福州机场;如果你的行李箱没锁,有的机场会强制你花5块钱买把小锁,比如广州机场。
(4)带着水果刀时最好放在行李中托运,不然90%可能会给没收掉。另外,小动物不能带上飞机,要托运也要有检疫证明,比较麻烦。盆栽植物、花卉类的可以。
(5)托运的凭证一般贴在机票上,到达并取出行李后,会有工作人员检查托运凭证和行李上的标签是否相对应。小心别拿错别人的,把自己的丢了。
2017年坐飞机新规
近日,交通运输部今年发布了《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民航局第一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规章。
《规定》指出,从2017年1月1日起,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承运人应协助旅客安排食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自身原因导致延误,旅客食宿由航空公司负责
《规定》指出,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包括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应当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务。
航班在经停地延误或取消,无论何种原因,航空公司均应负责向经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务。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到港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到港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
《规定》不仅明确了超过"15分钟"就算是延误,还明确了什么是"离港",什么算是"到港",飞机在机场滑行也算时间。
将乘客弄进机舱"干等",算"机上延误"
航班飞机关舱门后至起飞前,或者降落后至开舱门前,旅客在航空器内等待,超过机场规定的地面滑行时间,就算是"机上延误"。
购票时应告知旅客出港延误及取消后是否补偿
航空公司应当明确航班出港延误及取消后,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若给予补偿,应当明确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并在购票环节中明确告知旅客。
30分钟内必须通报延误和取消情况
发生延误后,航空公司要在30分钟内告知旅客航班延误或者取消信息。发生机上延误时,要每30分钟向机上旅客通报动态信息,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应当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超过3小时的,要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
经客运小编的介绍,大家对第一次坐飞机需要注意什么应该都清楚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