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坐飞机新规有哪些?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不清楚2017年坐飞机新规的朋友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2017年坐飞机新规
近日,交通运输部今年发布了《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民航局第一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规章。
《规定》指出,从2017年1月1日起,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承运人应协助旅客安排食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自身原因导致延误,旅客食宿由航空公司负责
《规定》指出,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包括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应当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务。
航班在经停地延误或取消,无论何种原因,航空公司均应负责向经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务。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到港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到港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
《规定》不仅明确了超过"15分钟"就算是延误,还明确了什么是"离港",什么算是"到港",飞机在机场滑行也算时间。
将乘客弄进机舱"干等",算"机上延误"
航班飞机关舱门后至起飞前,或者降落后至开舱门前,旅客在航空器内等待,超过机场规定的地面滑行时间,就算是"机上延误"。
购票时应告知旅客出港延误及取消后是否补偿
航空公司应当明确航班出港延误及取消后,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若给予补偿,应当明确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并在购票环节中明确告知旅客。
30分钟内必须通报延误和取消情况
发生延误后,航空公司要在30分钟内告知旅客航班延误或者取消信息。发生机上延误时,要每30分钟向机上旅客通报动态信息,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应当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超过3小时的,要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
飞机上为什么不能用手机
手机所发射的信号频率与飞机上的仪表工作频率处在同一范围内,相互干扰。当飞机在最为紧张的起飞和降落阶段时,干扰尤其严重。这些干扰会导致驾驶员无法和地面联系并使某些仪表失灵。在美国已经发生过由于旅客在飞机内使用手机致使飞机起飞发生事故的报导。因此各国政府都规定禁止旅客在空中旅行时使用手机,这些规定具有法律强制性,违反这一规定的将会受到有关部门的惩处。
经客运小编的介绍,大家对2017年坐飞机新规应该都清楚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