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唐人皇甫冉的《温泉即事》中的胜景仿佛便是此时龙门县的写照。在“珠三角的生态花园”广东省龙门县,星罗棋布的温泉景区分布于横跨6个乡镇的温泉带,宛如银河上的璀璨明珠。2011年,共有475万人次的游客沉醉在有着“森林中的温泉,温泉边的森林”美誉的龙门山水中。近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首批“中国温泉之乡”,龙门县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地区之一摘得此项殊荣。
健康在龙门:
有益温泉水每昼夜喷涌过万立方
“龙门温泉是粤东地区至多的。”我国微量元素专家、广东温泉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冼汉隆在国际温泉度假旅游(惠州)高峰论坛上指出。早在1963年6月,广东医学科学院对龙门地区的温泉作过研究,发现其温泉数量乃粤东至多。有据可考的资料说明,至少数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习惯在俗称“热水锅”的温泉里养生泡澡,沐浴举礼,甚或剥鸡毛、烫鸭蛋,可见温泉文化已经深入龙门人生活中的每个时代。
唐玄宗李隆基在《温泉言志》的序言中称:“唯此温泉,是称愈疾,朕不能独受其福,思与兆人共之”。改革开放以来,龙门县的丰富温泉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奉用。时至今日,龙门县境内已有以温泉文化为主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其它高中档次的景区和衍生服务产业不计其数。得益于作为“珠三角生态花园”的区位便利,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珠三角城市体的游客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机缘叹赏昔日帝皇的神圣享受。
龙门县拥有粤东地区最大之一、最高档之一、数量最多之一的温泉景区,全县热矿水资源储量超过每昼夜一万立方米,温泉水体富含铁、锍、氡、钙、镁等几十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对多种疾病有功效。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健康观念浓厚的香港地区的许多同胞已经办理了龙门温泉景区的年卡,在去年底,某AAAA级温泉的客房基本被港人住满。每逢节假日“朝辞香港岛,夜沐龙门泉”一时风尚。
生态在龙门:
“森林与温泉”双剑合璧天作之合
若说到龙门的叹温泉何以不同,当从龙门的生态说起。李隆基《温泉言志》叹曰:“桂殿与山连,兰汤涌自然。阴崖含秀色,温谷吐潺”。这也道中了龙门山水之秘。
龙门县委书记许志晖对旅游研究和旅游实践有多年的经历,然而5年前他始到龙门工作时,也不禁为当地旅游资源之丰富赞绝,并将其菁华概括为:森林中的温泉,温泉边的森林。
一位国内医学界的泰斗、居住在广州的院士曾将他的龙门之行形容为“洗肺之旅”。龙门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8.3%的南昆山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空气中负离子平均含量全国至高,另一座位于地派镇的名山桂峰山论飞禽珍栖亦不遑多让,势高林森。南昆桂峰南北相守,气息呼应,林泉溪瀑俯拾皆是,而龙门的众多温泉就流淌在两山之间的脉脉流光中。
懒洋洋地浮沉在温泉池中仰望星空,风中夹聚着四周山野的精气和柑橘果香。闭上眼眸想想,也许这是在龙门才会得到至纯粹的感受。“森林度假,温泉养生”,这是龙门旅游两大品牌,本就恰是夏季和冬季游客所热衷的去处。惠州市领导如是点评:“惠州旅游的特色是森林度假、温泉旅游、滨海旅游。这其中,龙门就占了两项,前景非常好。”
近年来,龙门县坚持不懈抓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得益于龙门名声鼎隆,以上两个品牌“双剑合璧”更带动以龙门农民画、瑶族舞火狗领衔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另两个板块)翩翩起舞。而国际巨头达能在龙门县龙田镇投产的矿泉水工厂,也孕育成“工业旅游”的一员。
许志晖表示,龙门的定位是“珠三角的生态花园”,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生态经济特色县的建设。其含义有二,一是龙门的生态环境质量始终要在珠江三角洲保持领先。二是要使龙门的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生态型工业,以及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等。为了保护环境,龙门县可能要付出一定的GDP成本,这是走科学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暂时的牺牲。
巴登巴登在龙门:
通过保护和有限度开发实现千年流淌
德国的巴登巴登,被欧洲公认为世界最好的温泉之一。而在中国一些记者的眼中,同样群山环抱、河流缠绕的龙门温泉可与巴登巴登媲美。作家秦牧在龙门游历时,就留下诗句:“雪花顶上云粘草,翡翠湖中月浸湖。谁教腾身临锦绣,昆仑蜿蜒入龙门。”
许志晖认为,巴登巴登声誉之源是其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温泉品质、独特的温泉文化共同造就的结果,龙门与之比照,几分相似。但作为较早开发的广东温泉,能否实现如同巴登巴登千年流淌的梦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温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方式。
温泉文化是唐代繁华人文的顶端代表之一。近20年来,龙门县的温泉开发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崇尚欧式富丽堂皇到追求精致的东方风情、从单纯的观光式到寻找东方价值观生活的回归,当前已集聚了高中低等级的温泉产品。许志晖认为,龙门旅游未来的规划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如何实现千年流淌?龙门县近期将从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企业发展两方面入手。前者具体举措有摸清家底统一规划、营造环境综合发展、塑造形象打造品牌;后者有资源节约服务增值、模式创新争创精品、细分市场差异经营这几招。
龙门温泉过去的发展史,是珠三角地区市民从温饱到富裕这两个时代的桥梁,也推动了当地通过旅游开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显示了强劲的经济社会效益。许志晖介绍,龙门的温泉资源有限度开发,温泉文化却无限度地包容。作为“广东的巴登巴登”,龙门温泉要千年流淌,流向更加富饶的未来。
我“游”数
近年来,龙门县按照“生态立县、旅游旺县”战略发展,获得全国首批、全省首个“中国温泉之乡”,并获得“世界森林温泉保养地”、“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年桔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温泉养生旅游名县”、 “中国最佳自然景观旅游胜地”、“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旅游特色县”、“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县”、“2010、2011、2012年度最受欢迎省内游目的地”等多项殊荣。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559.08万人次,对比2011年增长17.66%;旅游总收入22.5亿元,对比2011年年增长18.73%。
目前,全县共有旅游景区16处,景点29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4个(南昆山生态旅游区、龙门铁泉、南昆山大观园生态度假区、尚天然国际温泉小镇),国家3A级景区1个(香溪堡旅游区);有旅行社3家,经过调查我县共有住宿业225家,餐饮业475家,其中客房8290间,床位16400多个。
近期,一大批由香港、内地大集团(如国华、中航)投资的高级、超高级旅游综合项目陆续启动,将形成龙门县旅游“二次创业”的高潮。
旅游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