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北海西侧文津街新馆告竣,并加入世界图书馆学会。新馆于1929年5月11日开工奠基。从圆明园遗址移来一些文物;主楼前一对华表,与天安门的两对华表极为相似;圭形昆仑石一块,上刻乾隆御制诗;大门内左右各一通石碑,一为乾隆御制《教谕骑射碑》,一为文渊阁前的树碑,均为满汉文合璧;大门外一对石狮原为长春园东大门旧物,馆前街道原无名,因馆内藏有文津阁《四库全书》而得名文津街。新馆于1931年7月1日正式开馆,文津阁《四库全书》全部迁入新馆庋藏。迁入新馆后,废除了以前实行的购票入馆的办法。新楼内的阅览室有200多个座位,环境幽静,花木扶疏,是当时国内乃至远东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北图迎来了新生。1950年3月6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的乘车线路是乘14、101、103、109、814路府右街站下车,文津街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