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亲王府原是乾隆帝的权臣和珅的旧宅。嘉庆四年和珅被诛,没收其宅,赐给第一代庆亲王永璘作府邸。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乾隆五十四年封为贝勒,嘉庆四年正月晋惠郡王;后改封庆郡王。二十五年病危,嘉庆皇帝亲临探视,晋封庆亲王。府内原有大小房屋、厅堂数百间。后来又修了万字楼和戏楼等建筑物,无不华丽精致。永璘死后永璘第三子袭郡王爵位,上书嘉庆帝,交出“亲王不应有之物”,如太平缸五十四件,铜路灯三十六对。这批“违制之物”制作得极为精致,其中铜路灯就比紫禁城内的路灯还要精致。足见庆亲王府的奢华。
再后,永璘之孙奕劻在咸丰二年承袭贝勒爵。同治十一年晋郡王衔。光绪二十年懿旨封为庆亲王,三十四年又以亲王世袭罔替。成为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来,二百五十年间,第一位以宗室旁枝身份获得世袭罔替特权的铁帽子王。
清咸丰元年(1851)
清咸丰元年(1851),刚刚即位的咸丰皇帝就命住在柳荫街,和硕庆亲王府里的辅国将军奕劻立即搬出,将王府上交内务府管理。咸丰二年(1851)咸丰皇帝将和硕庆亲王府赏给自己的六弟和硕恭亲王奕欣居住,改府名为和硕恭亲王府。由于当时的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兼粤海关监督、一等侯琦善因在鸦片战争中擅自割地,丧权辱国,被道光皇帝革职抄家,将其位于现在厂桥定阜街的宅第充公。琦善的宅第一直无人居住,咸丰皇帝就赏给了奕劻,这就是现在和硕庆亲王府的前身。
光绪十年(1884)
光绪十年(1884)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十月晋封多罗庆郡王。此时奕劻就按照王府的规制对其住宅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使之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王府。光绪十一年(1885)命办理海军军务。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皇帝大婚,赐皇帝才能穿的绣五爪四团正龙补服。清朝规定:和硕亲王穿前后两正龙,两肩为两行龙的五爪四团龙补服;多罗郡王穿五爪四团行龙补服;多罗贝勒穿绣四爪两团正蟒补服……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皇太后60大寿,特下懿旨晋封为和硕庆亲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慈禧皇太后携光绪皇帝和皇后等逃到太原后,命奕劻同大学士李鸿章与各国谈判议和。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奉懿旨以和硕庆亲王爵世袭罔替。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立内阁,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十二月,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至此结束了大清王朝260多年的历史。随后奕劻迁往天津居住。1918年去世,终年80岁。溥仪以奕劻贪赃枉法致使大清王朝灭亡之由,特赐谥号“密”,表示追补前过的意思。和硕庆亲王爵由其长子载振(1876-1948)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