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景区资讯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成都六县市农家乐为防灾暂停营业 部分景区谢客

2013-07-17 23:29:56 来源: 客运站

  农家乐暂停营业

  农家乐

  都江堰(微博)、大邑(微博)、彭州(微博)、崇州(微博)、邛崃(微博)、蒲江(微博)范围内的农家乐目前已全面停止营业

  景区

  四川省部分沿山、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景区,将于今明两天暂时进行关闭

  高速

  都汶高速(微博)16日起开始实施白天时段间断单边放行的交通管制措施

  昨日,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世安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时表示,目前四川省正处于汛期,为确保游客的人生安全,大成都范围内的六县市的农家乐,目前已经全面清空暂停营业。

  同一天,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称,四川省部分沿山、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景区,将于本月17、18日暂时进行关闭。

  农家乐 六县市范围内已全面停业

  据陈世安介绍,大成都范围内,主要是涉及龙门山功能区的都江堰、大邑、彭州、崇州、邛崃、蒲江范围内的农家乐,目前已全面停止营业。“截至15日,我们已经逐户清空了,这六个县市的农家乐,不仅是游客也包括农家乐工作人员。”

  此外,除以上六个县市的农家乐闭门谢客外,也建议市民汛期内,不要前往沿山临河的景区或农家乐,进行休闲度假。提醒市民留意气象部门的预报,切勿在暴雨期间前往可能存在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休闲度假。

  景区 龙门山一带景区谢客

  昨日,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四川省部分沿山、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景区,将于本月17、18日暂时进行关闭。暂时关闭的景区,主要包括龙门山地质断裂带沿线的景区。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地区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加上17、18日可能有新一轮强降雨。为避免游客进入景区后,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所以将在17、18日进行暂时关闭,全面停止接待游客。之后根据气象部门的预告,等降雨过程结束,通过排查没有发现隐患和威胁后,此类景区和农家乐将重新开放。

  焦点>>>

  高速交警发布汛期安全行车指南

  雷雨天尽量减少出行

  15日,四川高速交警通过各高速交警大队官方微博发布汛期安全行车指南。请广大驾驶员注意安全。

  减少出行

  合理安排行程,关注天气预报,尽量减少在雷雨天气出行。

  谨慎操作

  暴雨天行车,应打开雾灯、近光灯及示廓灯,使用低速挡缓慢行驶,随时调整雨刷器的挡位,注意制动、灯光及轮胎运行情况,必要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避雨。

  避开危险路段

  注意交通警告标志提示,尽量避开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的路段;确实无法避开时,应减速慢行,仔细观察道路情况,确认安全后,尽快通过。

  慎行特殊路段

  通过跨江、河、湖桥梁或山涧等特殊地形时,要握紧方向盘,避免横风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注意避开枯树、广告牌等,防止意外发生。

  积水路段通行

  雨天行经积水路段时,应跟随前车路线行驶。遇情况不明或积水较深路段,应察看水情或绕道行驶;必须涉水通过时,要低挡匀速通过,不要中途停车或减速。

  雨天行车

  雨天行车请及时开启示廓灯和雾灯,适当增大跟车距离,保持安全车速,遇情况提前采取制动、减速措施,避免紧急制动、紧急转向,以防车辆侧滑发生危险。应采取点刹或排挡减速方式制动;转向时要先减速,适当加大转弯半径慢打方向盘。 天府早报(微博)记者黄云

  景区动态>>>峨眉山(微博)今明两天不待客

  昨日下午,峨眉山景区官方微博已经发出了温馨提示:“接省、市防汛紧急通知,四川省境内于2013年7月17日、18日将有特大暴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求,决定于7月17日、18日暂时关闭峨眉山景区。”峨眉山景区表示,将于7月17日、18日,停止销售峨眉山景区游山票;金顶索道、万年索道、旅游观光车停止运营;严禁社会车辆和游客进入峨眉山景区;严禁峨眉山景区内酒店、旅饭店、农家乐接待游客;已经进入峨眉山景区的游客,务必于7月17日上午10:00前撤离景区。

  天府早报记者袁玥杨翼

  如何有效防灾避险?岩石掉块要当心

  早报讯 (杜思余记者黄云实习生何益慷)灾害来临前如何有效地防灾避险?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也给出了建议。

  1、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等专题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避险准备。

  2、注意灾害发生前的前兆。特别注意房前屋后的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内水流夹带的泥沙增多等异常情况。

  3、在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不要随意进行容易诱发灾害的生产生活活动。如开挖坡脚、开山采石等。

  4、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指挥,积极参加防汛应急预案演练,熟悉避险转移路径和预警信号。

上一篇:暴雨将至 峨眉山景区今明暂闭 下一篇:朝阳A级景区配备应急队伍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