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公安交管局长:未来3年打
2012-03-16 14:46:19
来源: 客运站
今年2月初,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武瑞琪通过本报向省会市民表达了新的一年里,打造畅通省会的手段和愿景,3月14日,市公安交管局在召开市民座谈会时指出,未来三年,省会市区二环内的机动车保有量将从现在的52.5万辆,激增至100万辆,在预期极为严峻的车、路矛盾面前,武瑞琪表示,在省会建设5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过程中,未来三年是省会交通发展的关键期,公安交管部门一方面将提升管控手段,向既有道路要出行空间,另一方面,将强制淘汰一批超标排放车,坚决落实限行“黄标车”的措施,今年将淘汰1995年底前注册的汽油机动车和2002年底前注册的柴油机动车。
市民:道路规划不合理压缩市民出行空间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有市民代表指出,当前省会修了不少高架桥和快速路,但是道路规划和路网结构的不合理,让高架桥、快速路的作用大打折扣,比如,省会槐安路高架桥东行,过建华大街后再无出口,市民开车只能在东二环下路;同样,槐安路高架桥西行,过维明街后也再无出口,市民开车只能到西二环下路。还有市民提出,当前省会仍存在着一些急需打通的断头路,这些断头路的存在,大大削弱的城市小支路交通分流、迂回的功能,使高峰时段的主路不堪重荷。
还有市民当天指出,省会当前仍是一座“骑在自行车上的城市”,骑车出行可以大大缓解交通拥堵,当前许多道路在修建时,给非机动车预留的道路空间不足,这就削弱了市民骑车出行的意愿,从而加剧了机动车增速,给原本拥挤的道路再添一把堵。
当天座谈会上,道路停车场也是市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位市民代表表示,当前许多小街巷都几乎成了停车场,希望政府相关各个部门能够重视起停车问题,让更多的车辆能够停在地下,甚至“空中”(立体停车场),从而还路于民。
现实:省会月增驾驶人近4万,年增机动车超20万辆
众所周知,省会道路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远无法与机动车的增速匹配,当前,省会的车、路矛盾演绎到何种程度?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武瑞琪给出了如下数字:2006年,市区机动车日出行总量仅为35万辆次,到2011年,市区机动车日出行总量就达到了82万辆次,增加了一倍多。而在今年春节前,市区机动车出行的最高峰值竟然达到了210万辆次!峰值的背后,是机动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据2012年2月底的统计数字,市区二环路以内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52.5万辆,而且仍以每月1万多辆的数量增长,预计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2011年全年,省会新增机动车20多万辆,新增机动车驾驶人35万多人。而仅在今年1月份,省会就有39254人考取了机动车驾驶证。目前,省会市区主干道常年处于饱和状态,每逢节假日,则必处于超负荷状态。
局长把脉:三大因素梗阻省会交通
武瑞琪直言,当前省会快速路存在一定缺陷、非占道停车场缺失、市民过街设施太少这三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省会的畅通。
针对快速路的问题,武瑞琪表示,和平路虽有高架桥,但遗憾的是其两端并没有衔接东、西二环,和平路快速路东西两端都没有接上二环路,由此造成和平路与水源街、泰华街、友谊大街、建华大街等几个路口汽车拥堵严重,不能很好地发挥和平路快速路的作用。槐安路快速路虽然贯穿东西二环,但是仅为双向四车道,目前交通压力非常大,加之与东西二环交叉口不能互通,机动车无法实现快速转换,影响了快速路作用的发挥。
当前非占道停车场缺失也是制约省会交通的一个难题,武瑞琪表示,以广安街为例,宽阔的广安街平时就几乎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这与两侧的商业建筑未按规定配建停车位有很大关系,武瑞琪掰着指头算了一笔帐,他说,按照市区现有的机动车保有量预测,共需要大约7.5万个公共停车位才能满足需要,但市区目前仅有约3万个,不足需求量的一半,由此造成很多汽车停在慢车道和便道上,影响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
过街天桥、地道的缺失,只能将行人引向拥堵的路口,这也是导致省会交通的一个难题,武瑞琪说,据交管部门调查,市区目前仅有11处行人过街设施,数量严重不足,由此导致行人横过马路翻越护栏、乱穿乱行,再或者,与机动车路口抢行,成为快车道甚至主干道拥堵的诱因。
未来三年,省会交管将打出组合拳
针对困扰省会交通的一系列问题,武瑞琪表示,未来两三年,公安交管部门将抓紧制订城市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建议市委、市政府强化组织协调机制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规范市区道路停车管理办法、解决“三车”闹市难题、增建行人过街设施;推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实施;促进出台实行新的错时上下班制度;倡导良好出行习惯;提高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水平;开发支小路通行资源;优化道路管控手段。今年,我们还将完成全市国、省道交通城市化管理改造工程,实现由原来的“粗放化”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国道每10公里、省道每20公里安装一处电子监控系统,实现并机联网,以确保我市国、省道的安全与畅通。另外,我们将不断提升市民较为关注的车辆管理所管理与服务水平,深化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争创全国一等水平车管所。
今年,公安交管部门还将持续加大对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的管控工作。严格管控校车、旅游包车、长途客运车、渣土车、水泥搅拌车,最大限度地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全力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牵手平安行”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市民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交通素养,积极营造依法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省会“蓝天碧水”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行动,通过实施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合格率;强化机动车注销管理,强制淘汰一批超标排放车;落实限行“黄标车”措施,达到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0%以上、机动车环保合格率90%以上、淘汰1995年底前注册的汽油机动车、2002年底注册的柴油机动车的目标,还省会一片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