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驾游已经逐步成为前来海南的游客的主要选择。但鲜为人知的是,2004年以来,尽管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的汽车租赁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但却一直是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野蛮成长”,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隐患和矛盾。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在采访均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就自驾车的租赁和管理出台相关法规,对这一产业发展进行规范。
海南租车公司已达近千家
据业内人士介绍,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海南汽车租赁业的起步较晚,大约到1995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汽车租赁业务。当时,全省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的企业只有2家,总租赁车数也不到60辆。
从2000年开始,随着国内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沿海发达城市汽车租赁市场需求旺盛,汽车租赁公司出现了较快发展的带动下,海南省汽车租赁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底时,海南全省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的企业有17家,总租赁车数达684辆。
2006年之后,随着自驾游的火爆,海南的汽车租赁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南视窗记者从海南省工商局查询到,截至目前在该局登记注册的从事汽车租赁的公司近200家,而省内各市县经营汽车租赁业务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仅三亚就已经有200多家。据业内人士粗略估计,目前在海南省内经营汽车租赁业务的公司至少有上千家。
一个“盲目发展、真空管理”的产业
但鲜为人知的是,尽管海南的汽车租赁产业发展迅猛,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一个“盲目发展、真空管理”产业。
1998年,原国家计委、交通部联合颁布了《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同年,海南省交通厅、省物价局也相应出台了《海南省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办法》,为我省汽车租赁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2年,海南省交通厅印发了《海南省汽车自驾租赁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开停业管理、经营行为、法律责任等。我省汽车租赁业逐步迈向比较规范、统一、有序的发展阶段。
2004年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道路运输条例》后,汽车租赁业出现了新的情况。由于《道路运输条例》没有将汽车租赁业纳入道路运输管理范畴,造成汽车租赁完全脱离了道路运输管理的政策导向,使汽车租赁业陷入一个无法可依、无从管理的境地。原国家计委、交通部颁布的《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尽管没有明令废止,但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就海南而言,在《道条》实施前,当时由省交通厅许可办证的汽车租赁公司最多时有17家,租赁车近700辆。但《道条》实施后,由于没有明确汽车租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依据、政策措施等,整个汽车租赁行业就进入了一个“盲目发展、真空管理”的状态。
,鉴于海南汽车租赁业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停止了汽车租赁企业的工商注册、交警部门也停止租赁汽车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