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刘明他寝食难安。不久前,他将自己的爱车租给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取车时却发现汽车有被大修过的痕迹。一再追问下,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才道明了汽车曾在租车人手中出过事故的真相。然而,李帆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出事后,租车人没了踪影……
这个春节,淄博市的汽车租赁市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急速上升的需求与原本并不十分火爆的汽车租赁市场格格不入,于是,大量的私家车纷纷变身加入到了汽车租赁的行业……
这个春节,刚刚拿到驾照的大学生小杰决定租一辆汽车回家过年。当他开着从网上租到的一辆捷达轿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时,交警告诉他,捷达车的行驶证是一张假证……
纠纷、诈骗、黑车……许多人们并不陌生的词汇多年来始终将汽车租赁行业置于一场信任危机当中。在这场危机当中,行业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在博弈着,寻找着自己的出口。
变身,私家车频走穴
“很忙!稍等……”1日,记者拨通了张店区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电话,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接线员就给了记者一个3分钟的等待。“没车了,一辆都没有,你找别的公司吧。”
几个月前,记者也曾联系过这家汽车租赁公司,那时接线员的态度与当下大相径庭。是春节点燃了本来并不十分火爆的汽车租赁市场。“像把火一样,热得吓人。让我们措手不及。”这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感叹。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过年走亲访友时能有辆车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于那些尚未买车的普通市民来说,租车过年不失为最好的选择。这让从春节长假开始,淄博市内许多汽车租赁公司的经济型车的外租率达到了100%,一直到正月十五的业务都排满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汽车租赁市场火爆,不少租赁公司提高了“租赁门槛”,除了延长最低租赁时间,还提高了租金。
一些租赁公司汽车租价平均上涨超过100%,部分商务车型的租价涨幅超过150%,部分涨幅较低的公司,也比日常租赁价格高出50%。其中,平时租金200元/天的中档轿车,多数公司在春节期间的报价在400元/天以上,最高的600元/天。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不仅租价上涨,一些租赁公司还要求春节期间一次性至少要租5天以上,而在平时租一天也可以。“春节期间如果租期太短,公司还要派人值班负责收车,会增加成本。”
与往年相比,今年淄博市的汽车租赁市场萌生了一支“特种军”。急速上升的需求与原本不瘟不火的汽车租赁市场格格不入,于是大量的私家车纷纷加入到了汽车租赁的行业……
“家里有两辆车,一辆车闲着也是闲着,若租出去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家住张店的崔先生在年前就把自己的一辆吉利汽车以代租的形式交给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从腊月廿三一直租到正月十五,一共是23天,每天租金240元,加起来收入5000余元,差不多够我一年的油钱了!”崔先生扳着指头给记者算账。
然而,大量私家车的这种“走穴”,再次让原来就纠纷不断的汽车租赁行业雪上加霜。
烦心,车辆出租出车祸
这个春节,刘明他寝食难安。不久前,他将自己的爱车租给了博山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取车时却发现汽车有被大修过的痕迹。一再追问下,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才道明了汽车曾在租车人手中出过事故的真相。然而,李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出事后,租车人没了踪影。
至今,刘明的那辆华普朗风轿车还放在汽车租赁公司里。“车都被撞成那样了,我没法开。虽说不是什么名贵的车,但毕竟是我的心爱之物,看到车受损后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李帆说,提车时,租赁公司并没有告诉他车出过事故,是他把车开回家后才发现的。“车轮、底盘等很多地方都有修过的痕迹,车身还重新喷了漆。”
在刘明手中一份与汽车租赁公司签订的租赁协议中,其中一条写道:“租赁期间,车辆如出现交通事故,由甲方与乙方共同处理,一切费用和损失由甲乙方承担,有关车辆的保险利益归甲乙方所有,甲方必须尽最大之诚信予以协助。”
刘明不明白,租赁公司为什么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他,而是加以隐瞒。租赁公司的答复是,公司方面也不知道车辆曾经发生过事故,租车人隐瞒了事实的真相,租车人在还车时,公司并没有检查出车辆有什么异样。
随后,三方在赔偿的问题上僵持不下,刘明最后决定用法律来挽回自己的权益。由于他与租车人没有直接的租赁关系,只好把汽车租赁公司告上了法庭。
除了事故产生的纠纷,骗租也在租赁行业中屡见不鲜。在以往的采访中,记者遇到过许多骗租车辆的案例。用假的身份证租车,然后开到外地卖掉;也有人租到车后用来抵押、贷款……
尴尬,市场蛋糕被蚕食
“在张店,正规注册的汽车租赁公司有26家,但非法的私车租赁、私租小公司却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黑车租赁”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似乎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汽车租赁市场却正经受着这些私租车的蚕食,这些私租车也给整个汽车租赁市场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据这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汽车租赁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地下汽车租赁企业和个人。这些非法租赁车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包括一些私车的车主。汽车租赁公司在购车时缴纳的税费和这些私车车主一样,但在运营中所缴纳的税费和运营成本要远远高于这些私车,因此,私车租赁的价格一般都低于租赁公司,使租赁公司流失了一部分客户。“我们一年的税费和管理费加起来要1万多,他们什么都没有,价格当然要低……”
网络更是为黑车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百姓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提供车辆出租的信息,从轿车到商务车,从高档车到微面无所不包,而且还声称“营业资格备案,服务明码标价,服务评价体系俱全”,其价格更是非常诱人,基本上都只有正规汽车租赁公司价格的一半左右。
然而,最令汽车租赁公司不平的还不是这些私车,而是那些私租公司。据了解,一些企业、单位出于避税或避免审计的目的,将自购的车辆不计入固定资产,而是单独成立一个小型汽车租赁公司,自己再将这些车租赁回来长期使用。
维权,亟待规范租赁市场
汽车租赁业法规的不完善,一直以来就是汽车租赁市场管理上的软肋,目前,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只有1997年国家交通部颁布的《汽车租赁业暂行规定》。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随着汽车租赁业的不断发展,这个法规明显滞后了。他们认为,造成这类纠纷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汽车租赁行业法规不健全,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对这个行业进行完善的保护。
淄博首汽正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一名姓朱的负责人说,现在租赁公司使用的合同文本,都是公司自己制定的,比较杂乱,没有统一格式,租车手续也不统一,其中难免存在漏洞。如果法规规范了,就可以统一合同文本,以更科学的方法来避免骗租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避免一些租赁公司的霸王条款。
目前,外地的一些汽车租赁行业的从业者已经主动出击,寻求解决自我保护的办法。面对骗租,南京近百家汽车租赁公司已通过网络结成防诈骗联盟。2006年,他们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讨论版,将那些把骗租来的汽车用于抵押、倒卖,以及恶意欠租、屡次驾车被电子警察曝光的租车人列入“黑名单”,公布在讨论版上,仅3个月时间,已有15名租车人被列入“黑名单”。但是,他们这种做法也引起争议。假如“黑名单”里的人还没有造成骗租事实,那么将其公布出来就造成侵权。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要想防止被骗,首先汽车租赁行业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其次,要建立汽车租赁网络体系和租赁人的诚信档案,各城市汽车租赁公司建立互相查询网络,一旦出现假证等,应立即记入“黑名单”中。
然而,面对纠纷和“黑车”的不断滋生,国内还没有成功的前车之鉴。“我们需要一个‘游戏规则’,汽车租赁已经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