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运资讯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武汉客运港水运萧条被出租 港方称迫于生计

2012-01-09 14:01:50 来源: 客运站

背景嘈杂的武汉港
花鸟市场与汉口江滩“不和谐”
花鸟市场与汉口江滩“不和谐”

  荆楚网消息 被誉为“亚洲第一大船”的武汉港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也是武汉市对外形象展示的一扇窗口。春节小长假期间,有广州游客向本报反映,从长江二桥桥头沿汉口江滩行走,美丽江景却在武汉客运港戛然而止,整个客运港乱象环生。接到读者电话后,本报记者近日对武汉客运港进行了探访,情形不容乐观。这艘“大船”虽在不断调整航向,但何处才是它宁静的港湾?

  

  武汉港与江滩公园反差太大

  春节3天小长假,停泊在武汉港的“西安舰”及303潜艇——长江上唯一的“一舰一艇”军事景观,共吸引参观者1208人次,其中不乏乘武广高铁而来的南方游客。

  1日,广州游客沈先生参观完潜艇上跳板,准备以江滩为背景拍张照片,可眼前的“不和谐”景象令他和同伴唏嘘不已:一边是纷纷扰扰的花鸟市场,一边是绿柳红花的江滩公园,“反差太大了。”

  沈先生当天给本报编辑部的来电中称,从长江二桥桥头沿汉口江滩行走,美丽江景在武汉客运港戛然而止,“整个客运港成了乱糟糟的大型停车场,站前栏杆上搭晒着衣服和被子,特别刺眼……”

  沈先生说,他母亲是武汉人,此次陪母亲到武汉探亲,随后将在武汉港乘游轮去上海看世博。他认为,武广高铁给武汉带来了大量游客,武汉正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这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好机会,应尽快擦亮武汉港这一城市窗口。

  

  分割出租港区上演“诸侯割据”

  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武汉客运港。如果不是头顶“武汉港”三个大字,外地人很难认出这是一个港口。这里汇集了花鸟市场、海鲜城、足浴城、旅行社、咖啡厅、酒吧等各色经营项目,整栋建筑淹没于巨大的广告牌和店牌之中。

  客运港前停车场栅栏上,随意晾晒着衣服和棉被。临街一家正在装修的酒吧,未张贴任何占道许可,也未采取任何遮挡措施,就直接将人行道圈起来,搭起脚手架装修,行人不得不绕行。

  在客运港二楼平台,记者才发现“武汉港务集团客运站”的牌子,门口赫然一大堆砖头、瓷砖、木板等建筑垃圾。旁边则是气派的海鲜大酒楼,一名工作人员说,这里曾是武汉客运港的候船大厅,因水运业务衰落,于2003年出租给酒楼。

  据武汉客运港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水运功能的逐步退化,武汉客运港不得不上岸找出路:在东、西广场兴办了公路客运站;将整体建筑分割出租,共开办10多家餐饮、娱乐服务门店;引进江滩花鸟市场,收取场租。

  花鸟市场墙内墙外“两片天地”

  位于武汉港的花鸟市场紧临长江,与汉口江滩公园仅一墙之隔。在武汉港旅游码头的通道上望去,砖墙两侧俨然两片天地,那边汉口江滩公园风景如画,这头花鸟市场脏乱嘈杂。

  从武汉港左侧的小路进入市场,各种塑料布或石棉瓦搭盖的摊位挤在一起,兜售着花木、宠物和工艺品。还有卖蜂窝煤的商贩,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

  靠近江边的是一排花木摊位,许多店主在屋后的江滩开荒种花草,并支起横七竖八的帐篷,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夏天涨水时,江面上的垃圾带足有一两里长。”逛市场的市民高全友说,他每天都会来江滩散散步,顺便逛逛花鸟市场,靠近汉口江滩公园是宠物市场,路上的狗屎让人几乎无法下脚。

  2002年,因修建汉口江滩公园,滨江花鸟市场搬迁,租用武汉港地盘安居在此。占地1万平方米,现有经营户300余家。对于该市场的脏乱问题,本报等媒体曝光多次。

  “这个花鸟市场早该搬了,跟汉口外滩的形象太不相符了。”江滩散步的市民张爹爹边放风筝,边对记者说。

  缺乏标识旅游码头“藏在深闺”

  客运港前的广场上,到处是挂着武汉周边景区牌子的大巴,拉客声和喇叭声交织在一起。

  这些大巴前搭张桌子就成了售票点,有的干脆在车上售票,大多没有固定的发班时间,人满了就发车。记者注意到,光是到木兰天池的车,就有至少四个乘车点。一名司机透露,这些大巴多由私人承包经营。

  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三学生戴蓝波告诉记者,她和同学利用假期到木兰天池游玩,听说武汉港有个旅游集散中心,但上午过来找了一圈没找到,只好上了辆拉客的大巴车。

  几经指引,记者终于找到武汉港旅游集散中心。中心大门上方并没有标牌,被密密麻麻的景点宣传招牌所取代。

  至于旅游码头的入口在哪里,也难住了不少游客。市民李小姐称,去年她送家人坐船下江南旅游,因为看不到指引标识,只得一路走一路问,还误入了花鸟市场。

  武汉港旅游集散中心总经理朱喜珍说,该中心也经常接到游客的投诉,说指向牌不明确。“可我们也有难处,曾做过路标和横幅,但会受到城管的管制。”

  站小车多汽车客运嘈杂不堪

  1995年8日,武汉港利用其闲置的西面广场,以“水陆联运”的名义,办起了“武汉港长途汽车客运站”。以此弥补水上客运的损失,但由于配套设施不足,停车场地严重不足,停车只得“见缝插针”,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小压力。

  车多且杂,是武汉港给人的第一感觉。汽车站的1楼、2楼都有停车场,最远的相距约500米,不熟悉情况的乘客拎着行李来回问路很不方便。加上天桥没有明确区分车行道、人行道,潮水般的游客堵住了汽车进站,引起喇叭声一片。

  “到新洲的客车最让人摸不着头脑。”拖着行李箱来回问路的大学生小江告诉记者,去新洲的客车已经换了好几处停车场,起初是在武汉关对面巷口,后换到武汉港公汽站一楼停车场附近,再后来,新洲客车又停到了客运港2楼停车场。

  公开资料称,,武汉市“四城同创”办公室对该市7个汽车客运站的卫生、秩序等文明创建情况进行检查,武汉港客运站排名倒数第一。

  

  “亚洲第一大船”一直在调整航向

  “武汉客运港分割出租,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武汉客运港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武汉客运港经历了水运的辉煌与衰落,历史原因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客运港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

  从建国初期,长江客运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至1986年,武汉港达到巅峰状态,年送客人数达到286万人次。眼见长江客运如此红火,1987年,交通部投资开始兴建新武汉港,按年客流量600万人次设计,中间由于种种原因,武汉港在1992年才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内河第一客运港。

  然而,新武汉港生不逢时,这艘“亚洲第一大船”在与火车、飞机和大巴的竞争中节节败退。1990年水运客流量519.2万人,2000年85.4万人,2002年44.2万人,2004年下滑到0.4万人。

  门前冷落“船舶”稀的武汉港,为了企业和职工的生存被迫“登陆”。不得不兴办公路客运站,并出租场地。据透露,年租金为1000万元左右。

  2000年,武汉港又成立旅游集散中心。“今年正好是旅游集散中心成立10周年,可现在的状况离我们的设想还相差太远。”这位负责人说,由于缺乏资金及政府配套规划,旅游集散中心并未形成气候。

  如何擦亮武汉客运港

  请您支招

  武汉客运港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擦亮这一城市窗口,您有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拨打本报热线88567208。


关键词:武汉客运港
上一篇:2012年春运期间杭州市将运送旅客760余万人次 下一篇:徐州公路2012年春运方案出台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