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游船分公司“领跑”云南水路客运
2012-01-07 00:58:57
来源: 客运站
18日,记者从云南大理洱海游船分公司获悉,该公司创下连续8年无安全责任事故佳绩和年平均水路客运量占全省水路客运量近1/5的佳绩。从初至五·一小长假结束,共安全运送国内外水上观光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加 7.47 ﹪。同时, 1至共向国家缴纳税收91.43万元。其艰苦创业、勇于挑战、坚守行业操守的良好形象,不仅给云南省各航运企业树立了模范典范,也被各上级部门亲切地誉为云南水路客运的“一面旗帜、一张名片、一个窗口”。
逐水而歌 筚路蓝缕 走水路旅游创业路
洱海位于云南大理市区的西北,在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西洱河等,为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南北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深达20米,水质多年稳定保持在Ⅲ类,有时候还可达到Ⅱ类,其迤逦的风光成为了驰名中外的“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每年吸引着上百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大理洱海游船分公司隶属于大理旅游集团,于2003年25日成立,属于二级法人单位,成立初期拥有大运号、杜鹃号、苍山号、海星号和天龙号五艘豪华游船,共计2580个客位,公司虽成规模,但无自己的主打产品,不仅无法满足当时的客运需求,也无法冲出洱海水域各游船公司激烈竞争的围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游船分公司在春节五期间,筹资300多万余元一次性收购了“大理天吉海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及所属的22艘小游船”;先后建造了“洱海一号”、“洱海二号”。目前,该公司共经营管理着6艘大型船舶:洱海一号、洱海二号、杜鹃号、大运号、苍山号、海星号和11艘小游船,共计4535个客位。其中海星号游船自以面临客源的大量减少及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需要,于21日起报停运营。至今,公司运营的总客位为4135人。为突破原来单一的水路观光旅游,该公司又斥资2千多万元在大理古城附近的洱海水域修建了具有民族建筑、木桥走廊、花卉丛生、绿树成荫、休闲、度假、大型船舶靠泊、出港渡口等集一身的“龙龛生态园”,作为公司不断拓展水上多样化旅游市场的坚实基础。此时的大理洱海游船分公司拥有439名职工、设有党支部、共青团和工会等机构组织。另据大理州地方海事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大理州每年的水上客运量在120万人次—130万人次之间,占云南省水路客运量的近30%,而洱海游船分公司占了大理州水路客运量的75%,占全省水路客运量的近1/5,公司蔚然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水路客运游船公司。
发挥集体智慧 树企业良好形象 平安渡运金融危机
“天有不测风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同样也给大理洱海游船分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在,公司共安全接待国内外水上观光团队55万人次,上缴税收174.92万元,年营业收入4700万元,远远低于2006年和。特别在四季度—一季度,公司和干部职工都陷入了困窘的境界。“苍山号”游船船长张崇忠感慨地说:“那时候,我每月只能领到1000多元的基本工资,有些船员还更低,我们渴望出航,但市场不景气公司也没办法,但是全体船员都坚信,公司一定会带领我们突出重围……”
面对困难,公司充分发挥党组织、团支部、工会的组织作用,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力弘扬“企业荣我荣、企业衰我耻”精神,全公司主管带头,主动降薪、带头加班,并在重点节日、重点时段带领员工深入交通口岸,向过往游客和车辆发放水上旅游宣传品。为走出困境,公司还紧紧抓住大理州拓展二次创业围绕“以生态文明为本,以文化历史为魂”的有利时机,从休闲、度假、娱乐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树立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的理念,先后改进了五艘大型游船的三道茶文艺表演,传承开发了蕴含大理民族特色的 “三道茶、弦子弹到你门前、绕三灵、蝶泉金花、掐新娘、跳菜、白族烤茶”等歌舞节目表演,并增设了购物、艺术字画抒写、咖啡厅、按摩部、包房休闲、露天观景台等场所。公司“微笑服务、礼貌服务”的工作,让游客感受了回家的亲切,观光游客也慢慢得到了回升,该公司还结合大理旅游的区位优势和陆地相关景点、与旅行社相互配合,推出了洱海游船—蝴蝶泉;洱海游船—蝴蝶泉—大理三塔;洱海游船—天龙八部影视城—苍山索道等旅游线路。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严格控制经营成本;积极和省内各地州旅行社合作,开拓省内游客市场和自驾车旅游;利用大理港、龙龛码头的地理优势,以“零事故、零投诉”为目标开辟精品短线游。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为公司摆脱困境走入良性营运奠定了基础,也给公司群策群力,精诚团结的集体智慧得到了无限释放。对此,一向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公司经理段劲春感触地说:“我们公司最大的财富,就是广大默默奉献、甘受寂寞,与水为伴,对水运、对公司无比热爱的员工……”
安全工作和防污染工作比翼双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洱海游船分公司全体员工的信念。该公司根据海事、安监、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要求,规范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公司和各部门、游船签订“四级安全生产责任书”;各游船船长和所属船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在节假日和重点时段制定针对性安全管理制度;严密组织5艘大型船舶按月进行一次各类水上应急突发事件演练;坚持领导带班及值班制度,确保安全自检自查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完善节假日期间水上应急处置机动救援工作方案;落实游客登船前的安全检查防止乘客携带“三危品”和管制刀具上船;强化航行中的巡查力度;执行夜间停泊值班制度。其中20日17:35时,“洱海二号”游船在航行中,就因巡视员严格落实航行中的巡查制度,成功营救了一对贵州籍夫妇跳海轻生的突发事件。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公司每年接待省内外到洱海水域观光的游客达70多万人次。从保护“母亲湖”就是促进发展的战略高度,公司每年拨出专项环保经费50多万元,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是各船舶按照船舶防污染管理和油料管理制度,严禁向洱海排放污油和污水;二是规范旅客管理制度,设立船舶巡视员,严防死守防止乘船游客向洱海乱扔烟头和垃圾;三是量化责任,公司与所属船舶之间,船舶与船上工作人员之间,分别签订《防污染洱海水体安全责任状》并严格落实污油、污物收集处理制度;四是公司和各船舶分别制定了《发生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工作组具体负责防污工作;五是拨出专款30多万元,分别为5艘大型游船的卫生间配置了环保厕具;六是宣传到位。公司和各旅行社、导游密切配合,在游客上船前,旅行社和导游就提前向游客做好防污染的宣传,在船舶航行中,游船通过广播循环播出环保常识和规定,并派出保洁员定时不定时对各走道进行巡视和清理。因公司防污染工作成绩显著,多年来一直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赞誉,也因管理制度规范,一直被云南省各航运企业列为学习的榜样。对此,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刘缙副主任带领交通运输部检查组一行,于15日,到公司开展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时,就给予了高度赞扬。
厚德载物 用爱心回馈社会
翻开洱海游船分公司的光辉历程,一种油然而生的荣耀迎面扑来。公司成立以来,曾经接待过江泽民、李长春、罗干、刘云山等二十多位中国国家领导人及政要。不仅如此,该公司还以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企业形象,于2006年,被云南省航务管理局、云南省地方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澜沧江海事局评为“2001-2005年全省水运安全先进集体”;2006年被大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大理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评为“大理市见义勇为先进集体”;2006年被中共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6年被大理州文化局评为“2006年度大理州文化市场经验文明经营户”;被大理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领导组评为“度无邪教景区”;杜鹃号游船于2003-2004年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评为“二级文明客船”;杜鹃号游船、大运号游船于2006 年分别被云南省交通厅评为“云南省十佳文明船舶”;洱海一号于和分别被共青团大理州委、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同时在,被云南省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洱海二号于被共青团大理州委、大理州旅游局授予“青年文明号”,于被大理市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公司在被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评为“纳税十强企业”。近70人次广大党员干部在春节五期间先后被大理旅游集团评为“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洱海游船分公司的所有成员,他们在拥有无上荣耀的同时,没有忘记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印尼海啸、云南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公司全体员工踊跃捐款,在春节五期间共捐款8万余元;对于弱势群体,公司员工也伸予援手,在春节五期间共捐资2万余元开展西部助学计划,资助西部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春节五期间,该公司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性活动,共派出文艺表演队先后900人次,深入城市广场、驻关部队和边远山区进行慰问演出,为驻军官兵、基层百姓表演节目达30余场。
展望十二五,大理洱海游船分公司副经理赵红德深情地说:“公司成立至今,走的是无经验可借鉴的路,我们靠的是安全保障、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的信赖,今后,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握科学发展规律,提高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拓展综合旅游,努力实现水路旅游和陆地旅游无缝对接……
关键词:水路 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