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出台了《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国内汽车租赁行业政策法规不完善、网络化程度低等问题,逐步建立完善法律体系,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预计到2014年,我国汽车租赁市场的车辆需求将达到30万至40万辆,目前各路资本正蜂拥而至,抢摊未来的市场高地。
10年内完善网络覆盖
据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汽车租赁业务占据着整体新车销量中的重要地位,美国每年采用租赁方式售出的汽车达到销量的35%,在经济危机后,新车销售的80%以上是采用租赁的形式;德国等西欧国家也达到30%以上,而目前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2%。
分析指出,与国际上汽车租赁业发达地区相比,国内市场规模的如此之小,主要是我国汽车租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经营行为不规范、品牌化发展不足、网络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等。
而本次出台的《通知》,旨在促进汽车租赁产业快速发展。据悉,今后5至10年,是我国汽车租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关部门将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品牌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经营主体多元、网络覆盖全国、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良好、服务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汽车租赁服务体系。
相关统计显示,至底,全国租赁汽车已超过10万辆,但汽车租赁业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预计到2014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租赁车辆需求将达到30万至40万辆,营业收入将达到380亿元。
各路资本抢摊“朝阳产业”
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政府不断出台鼓励政策,必然引来各路资本的争抢。数据表明,自2005年到,单单中国公务车租赁领域复合增长率便达到44%。
就在交通运输部出台《通知》不久,28日,一汽-大众奥迪便向首汽租赁公司交付了100辆奥迪A6L租赁车,这标志着奥迪品牌首次大批量进入北京高端车租赁市场。
“汽车租赁在中国拥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国内一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普遍、限购政策相继出台,汽车租赁正是缓解交通压力、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的最有效方式。”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目前奥迪已经向包括广汇集团、华润集团、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大量用户提供了长期租赁服务,用户群覆盖了政府、央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来源:南方日报)